剧情介绍

  2013年9月9日至9月13日,十集电视纪录片《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将在凤凰卫视中文台《凤凰大视野》首播(1-5集),播出时间为周一到周五每晚20:00。本片由深圳越众影视公司、深圳市越众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制作出品,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凤凰卫视首播之后,本片随后将登陆中国教育电视台、重庆卫视等电视频道。
  具体播出安排:
  凤凰卫视中文台《凤凰大视野》
  9月9日(周一)晚20:00 《重回人的语文》
  9月10日(周二)晚20:00 《天梯》
  9月11日(周三)晚20:00 《守望乡村》
  9月12日(周四)晚20:00 《大学 大学》
  9月13日(周五)晚20:00 《公民》
  第二天下午16:30重播
  第一集:《重回人的语文》
  什么是语文?它不该是枯燥得让人想烧掉的课本,也不是考卷上的标准答案。语文是语言背后的思想和灵魂,它教会人如何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然而,今天的语文课,质量已经岌岌可危——
  在上海,《收获》杂志主编叶开发现,女儿正在成为垃圾教材和病态课堂的受害者,他奋笔疾书,决心以一己之力《对抗语文》;在江浙,20多位一线教师自动集结,他们致力于给小学语文课本“挑错”、“找茬”,并自觉探索“现代公民理念下的语文教育”;在民间,学者们回到民国,向老课本汲取言语的力量和人性之美……
  种种努力,都是为了恢复语文的本义——人的语文。
  第二集:《寻找马小平老师》
  2012年1月16日,深圳中学语文教师马小平因患脑癌去世,北大教授钱理群惋叹:马小平是他所识教师中“最具世界眼光”、“可以称得上教育家的人”;
  同年,官方组织的“寻找最美乡村女教师”活动在央视高调飘红,与此同时,由民间发起的“寻找活着的马小平”却在教育界引发了更深刻的感动。有评论说,“两种不同价值取向的寻找,耐人寻味”;
  马小平是谁?一个普通中学教师如何燃烧生命,照亮了他的人文讲堂?摄制组依次走过湘潭、东莞和深圳,学生、同事、朋友、女儿……众人动情的讲述中,马小平的形象渐次丰满,我们最终发现,他,正是我们时代所需要的师者。
  马小平走了,“活着的马小平们”正在走来,他们将带着我们的孩子找回人的尊严,找回教育的尊严……
  第三集:《呵护童年》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华德福,一种源自德国的教育,一种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没有作业,没有考试,它是学园、花园、菜园和家园,它“呵护孩子完整的童年”。
  九月,开学的季节,陪伴两个被体制教育折磨得疲惫不堪的孩子,杭州独立教师郭初阳走进成都华德福学校,为期一周的“试读”和“陪读”,孩子们将体验主流教育之外的另一种童年;而郭初阳,这个现行教育体制的质疑者,将为我们解读华德福教育的种种细节,并探寻它与主流教育接轨的可能性。
  孩子们是否会选择华德福?家长的选择又会是什么?无论结局如何,“还孩子一个美好童年”的命题,已经无可回避。
  第四集:《天梯》
  一代一代的中国人笃信:知识改变命运。然而今天,寒门子弟藉以改换门庭的那道阶梯,正在发出断裂的声音——
  他们,是5800万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弟;他们,是挣扎在贫困线上的800万山乡孩子;在垄断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超级小学、超级中学的大门外,他们逐年流失,转而出现在田间地头,或者打工者拥挤的列车上;他们,是游走在城市边缘的蚁族群落,空有一张大学文凭,却既无力“拼爹”,又没能掌握起码的谋生技能……
  究竟是什么,让寒门学子的人生道路越走越狭窄?
  国家的转型在加剧,而个体命运的转型,却似乎陷入了停顿。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已成为中国社会不能承受之殇……
  第五集:《守望乡村》
  乡村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根。改变乡村落后的基础教育,恢复乡村文化生态,需要民间力量具体而微、坚韧不拔的长期介入——
  在晏阳初的故乡,立人乡村图书馆在一所普通的乡镇中学扎下根来;在陶行知的故里,德胜鲁班木工学校向农家子弟敞开怀抱……他们不约而同地践行着陶行知、晏阳初们的信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眼下,他们能够改变的,或许只是一个孩子,一所学校,一个乡村;但是,他们不约而同地相信,欲温暖世界,必先擦亮一根火柴。
  守望乡村,让穷孩子也能仰望星空。
  第六集:《大学 大学》
  英国教育家怀德海说:在中学阶段,学生应该伏案学习;在大学,他该站起来,四面张望。
  2005年,诗人王小妮以一名大学教师的身份走上讲台,在那些年轻的面孔上,她读到的是困惑、迷茫、贫乏、冷漠……12年的应试教育把他们压成了扁平状,他们缺乏常识、自私、现实,对周围世界漠不关心;严峻的就业形势压抑了他们的梦想,他们无力“站立”,更谈不上“四面张望”……
  刘道玉、钱理群、陈丹青、张鸣、周孝政、熊丙奇……大学里的智识之士纷纷诉说体制之痛:官本位、学术腐败、钱权横行……,积习与流弊的漩涡中,人文精神消失殆尽。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大学?!
  第七集:《在路上》
  上世纪八十年代,樱花盛开的武汉大学,最早释放出中国高教变革的积极信号——学分制、双学位、贷学金……一系列闪动着人文、人性光辉的改革举措,让刘道玉赢得了“武大的蔡元培”的美誉;
  时隔20年,在举步维艰的泥潭中,中国高教改革的探索者再次出发了——
  2012年9月,修成正果的南方科技大学正式开学了——当理想遭遇现实,朱清时,这个理想主义的校长能否将他领军的“去行政化”改革进行到底?被打上“试验”标签的莘莘学子们,如何开始他们全然不同的大学生活?
  珠海联合国际学院,一所潜水七年的“内地与香港合办大学”近日浮出水面,许嘉璐评价说:“UIC已经跃升为清华、北大级的大学”;校长负责制、教授治校、全英文教学、浸会大学的文凭……“洋大学”的冲击波,能否对内地高校产生“鲇鱼效应,”倒逼国内的高校体制改革?
  第八集:《课堂风暴》
  没有讲台,老师“靠边站”,学生三五成群簇拥在黑板前,边写边讨论,教室门洞开,参观者络绎不绝——偏居鲁西南乡村的杜郎口中学,一度因教学质量太差险些关门,如今却以独特的“学生自主课堂”闻名教育界。
  专家评论说:“杜郎口模式”是课堂模式的革命性变革,是素质教育的希望之路;质疑的声音说:杜郎口并未摆脱“应试”的窠臼。
  在民间,“第一线教育研究小组”宣称要“点燃思想的课堂”,在各自的教室里,一线教师们掀起了一场不同于杜郎口的学习的革命;
  体制并非铁板一块,或许,此起彼伏的课堂风暴,将为中国教育吹出一片明朗的天空。
  第九集:《在家上学》
  面对教育的现实困境,有人迎战,有人妥协,有人则选择逃离。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无需去学校,客厅是他们的教室,父母是他们的老师,他们自主安排时间和课程,他们中的大部分,不打算参加国家统一的中考和高考;而在现代版的私塾,“中西合璧”的教育正在打造着另一批孩子,私塾的开创者,多半是“在家上学”的成功者,他们认为,他们的成功可以复制。
  支持者说:在家上学有利于个性培养;反对者说:孩子需要朋友,独自在家无法实现“社会化”;有关部门说:在家上学违反教育法;教育专家说:社会应让在家上学合法化……
  无论如何,在民间,形形色色的新教育正在生长。它们的未来,或许远比我们所能理解的更丰富,更深远……
  第十集:《公民》
  美国现代公共教育运动之父霍拉斯曼说:建共和国易,造就共和国公民难;有识之士指出: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
  在西方主流社会,公民课程已经运行了几百年;在中国,1949年之后,公民教育戛然而止。
  2012年,在深圳,央校校长李庆明突然被“下课”,他在央校的公民教育实践,吸引了舆论的眼球,也让他备受争议;在南京,律师崔武走进校园,以一只苹果为道具,向小学生们诠释“公民”的内涵;在上海,复旦大学研究生吴恒利用互联网,一次一次向公众演绎着“公民责任”的空间……
  公民教育,何时堂而皇之地走进中国的中小学校?

评论:

  • 幸思云 6小时前 :

    剧本很厉害,用一个案件包裹更大的案件,个体的丑恶撕开体制的丑恶。有金句有情绪点,但手法还是陈旧了些,最后二十分钟凌乱了些。但这样的“社会现实主义”电影也可以开发系列是我所始料未及的,印度电影掌握流量密码了。

  • 张曼卉 8小时前 :

    印度真的很能拍社会性话题的电影。虽然前半段拍的真的很浮夸,高频率的音乐和刻意煽动情绪,但是后半段的反转让我觉得前半段是必要的了。煽动情绪真的是肮脏的政治手段,你我他都逃脱不了。

  • 昌慧巧 8小时前 :

    这不是个人工智能反叛的科幻片,而是一个温情的公路片,有着冲突与和解,孤独与温情,《芬奇》的末日设定和人类的资源掠夺只是引子,影片中芬奇和机器人杰夫的对话才是核心,一路上的朋友式的交心是杰夫的成长源泉,也是芬奇的人生反思,大桥的美不在于多少钉子,而是桥上的风景,结尾不禁让我想起去年看《心灵奇旅》的那份感动了,疫情期间看这个电影,有一种格外的温暖在心头,汤姆汉克斯的表演非常加分,看的非常享受。(8.5/10)

  • 卫善文 7小时前 :

    诸如韩国印度等大部分国家在电影里能够触碰的话题尺度要超出我们太多,这类影片的受众靠别人的作品来反观自身,从而获得某种程度的心理慰藉和释放。与我们内心不可告人的期待基本一致,这也是很多印度影片在我们这里获得好评的心理基础。就拍摄手法而言,印度导演多少年始终固守的抒情手段、渲染技巧都太过陈旧,叙事的节奏与逻辑就好像在做复制粘贴,所以在印度干导演的难点全部来自内容输出方面。一部将政治、女性、教育、司法体制糅合在一起的犯罪片,后半部分密集的翻转让人生厌,尴尬不说,漏洞百出。

  • 乐依薇 8小时前 :

    社恐福利,适合一个人看的公路片。二十年后,陪伴他的从排球变成了机器人。汤姆•汉克斯,从阿甘一路跑来,见证了帝国的衰落。

  • 坚寄灵 3小时前 :

    十分精彩,剧情不断反转,内容针砭时弊,涉及政治阴谋、教育体制、种族歧视、性别歧视、法律公信等,真是太敢拍了,期待续集。

  • 幸思云 3小时前 :

    像极了《三体2》中描述的"黑暗森林法则"。

  • 季贞婉 1小时前 :

    再则就是我本身对印度的腐败、封建、奴役和阶级矛盾有自己的成见,所以,对这样一个国家能够形成个整体呼吁正义,民众良心万众一心,政府担当,司法公正就没有信心,所以,无论怎么演绎,都很难在我心中建立反转,因为假,反倒是如果将看似邪恶、冷血的人反转成嫉恶如仇,大概才有可能反到我一下下。

  • 似慧美 2小时前 :

    虽然情节、设定背景都平淡且老套的很,但它还是能一步步把你引入陷进让你泪流不已。

  • 冼灵秋 4小时前 :

    印度这些年的不少片让我们这边的观影者感慨:敢拍。我觉得更可贵的是,能审批通过,能上映让全国全世界的人看到——有了这样制度的前提,制片方到导演到团队,不存在“敢不敢”的问题。

  • 扈尔雅 9小时前 :

    故事愈简单,况味愈深。尤其是在今年看到,代入感是当年观看瓦力时所不能想象的。也是这部片子让我第一次去思考机器人与人类的关系,Finch教Jeff技能的时候,用了机器人三定律的模版,但内容更近似一个父亲教儿子如何谋生。我发觉对于我们的星球而言,机器人永远不能脱离人类的范畴,所谓机器人,无非是人类超越肉体生物性最远的一次尝试。机器人的属性,中文名的字面便可完全解释。机器人就是人类,他使用的是人类的逻辑和情感,他也就会因这样的逻辑和情感或繁荣或毁灭。所以,片中的Jeff和杜威之所以显得比人类更有人性,也是因为对于他们而言,环境对于他们的机体没构成毁灭性的挑战。如果有一天,地球变成机器人也不能运行的样子,他们之间为了生存也一样会冷酷无情。我们人类的历史就停在那一天,也是很好的结局。

  • 司沛槐 5小时前 :

    看了这部电影,感觉好多电影都是在狗刨…编剧神绝…

  • 吉中 9小时前 :

    1、电影涉猎的内容很多,揭露政治的肮脏,批判公权的妄为,鞭笞法律的软弱,愤怒新闻舆情的操弄与逐利,痛斥乌合之众的道德盲目,痛心种姓歧视的痼疾贻祸社会正义公平。2、电影手法简单粗陋,但因为粗暴简陋反倒能直抒胸臆,直击灵魂,润物无声诚然很高级,但对于一部有社会政治启蒙意义的电影并不一定是好的选择。3、在电影里你可以观察到印度社会贫富不均、种姓歧视、医疗落后、城建破败等落后的场景,但你也能感受到印度民间社会的生命顽强的元气,这个元气就是受现代文明熏染的个人生命尊严的启蒙已扎根于中下层社会,这就是印度的希望根本,而相比之下,我们则要汗颜羞愧。

  • 戊叶吉 0小时前 :

    最明显的证据,就是以副督察为主角,围绕他编织的故事,反讽力度一般,而那些受害者面对的真正困境,缺乏有力的刻画和展现,那才是本片的核心诉求,只可惜再次沦落为故事技巧下的牺牲品。

  • 扈飞丹 7小时前 :

    一个现代社会,居然一宗凶杀案究竟是恶意车祸还是qj案都分不清就开始定罪,真是太可笑了。影片主旨不是案件而是种姓制度和严重社会问题。

  • 佟佳令雪 1小时前 :

    这是一部替微弱声音,也是替国家未来呐喊的作品。

  • 东门丽文 9小时前 :

    让我肃然起敬

  • 康皓 7小时前 :

    -"How do you know you can't trust those people?"

  • 拓拔修齐 9小时前 :

    剧情确实比较简单,放在“爱死机”系列里似乎也不违和。生命进入倒计时的Finch一方面珍视Goodyear的陪伴以至于专门造一个机器人来负责“遛狗”,另一方面却又难以与他人建立信任。在前往旧金山的旅途上,人、动物、机器人三者相互磨合、建立联系。有时不知该说是Jeff的学习曲线过于陡峭还是Finch过于心大,敢于让一个刚刚上手一天的司机开夜路。Jeff在一些技能上的木讷同在另一些情形下的机警也同样形成巨大反差。影片似乎没有解释清楚房车到底是用什么供能,如果是汽油,全程并没看到加油(况且如果已经荒无人烟,管道恐怕也早已荒废),如果是电力,又不能解释为何车顶的太阳能电池板被撞坏后似乎对旅程并没有什么影响。

  • 怡阳 6小时前 :

    这部影片从头到尾嗨得有点过度,而且明显的bug不少,比如打电话商谈阴谋,绝对是无脑之举。警察杀4名嫌疑人那幕,明显智商不在线。法庭上的戏也有些多,尤其开始辩护律师扯得有点离题太远。好的是印度电影总敢拿些敏感问题做文章,不好的是剧情漏洞多,演员过于激情,表演痕迹太重。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