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最近,在萨特的遗稿中发现了一部电影剧本手稿,这便是一九五八年由好莱坞的约翰·哈斯顿导演,蒙哥马利·克利夫特领衔主演,萨特编剧的二流电影《弗洛伊德》。值得庆幸的是,这部手稿没有因为电影的不成功而被萨特毁掉。现在人们可以通过这部电影剧本进一步了解萨特对弗洛伊德的具体看法如何,特别是因为这部电影在上映时应萨特的要求没有打出他的编剧的名字,很多人还不知道是出自他老先生的手笔。
  萨特为什么不想让人知道是他写的呢?原来是这样的:一九五八年约翰·哈斯顿来找萨特,请他写一部《弗洛伊德》的电影脚本。萨特答应了,先写了一份长达九十五页打印好的提要出来。哈斯顿看了以后认为满意,请他继续写拍摄脚本。可是这个脚本太长,如果要照这个本子拍戏,恐怕要拍上七个小时的电影,一般没有受过严格的智力训练的观众,可就受不了了。第一稿没有通过,哈斯顿请他删改。可改出来的本子依然冗长。哈斯顿要他再改,萨特坚决不答应。最后,要开拍了,萨特无奈只好又改,只是要求在上映时不要打出他的名字。
  这不禁令人奇怪,为什么哈斯顿一开始要找萨特写弗洛伊德呢?他知道,萨特本人对于弗氏及其学说是出名的冷淡,并且根本不承认弗氏的无意识说,至少他认为这个提法不确。他曾提出过自己的一套所谓存在主义精神分析,用以补充和改造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不错,萨特也曾写过几部剧本,这些剧本也搬上了银幕。但是,他写的剧本,一旦拍成电影就很可能是一大篇哲学演讲式的说教,使一般观众难以接受。然而,哈斯顿却偏要去找他,而他居然答应了。
  尽管萨特不喜欢弗洛伊德,但是,平心而论,这个电影剧本虽然没有吹捧弗氏,倒也不见得有十分的敌意。对两场主要的戏,萨特都花了笔墨和功夫。第一场戏讲的是弗洛伊德在他一生事业的前十年摸索精神分析的目的和治疗方法。这十年,弗氏制定了,或者说发现了自己的明确目标是要尽力摆脱他人的影响。萨特描述了正在探索前进道路的弗洛伊德是如何竭力摆脱西奥多·梅勒特、约瑟夫·布鲁诺和讨厌的威廉·弗里斯这些人对他的包围和粗暴干扰。尤其对弗里斯这个人,萨特把他说成是一个魔鬼,而众所周知,这些人都是弗洛伊德的朋友、同事,特别是弗里斯,更是他的亲密朋友。在第二场里,主要表现了一大群患歇斯底里症的女病人,她们接受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治疗,有的获得了痊愈。最后,弗洛伊德还是弗洛伊德,一个步入中年,深感孤独的人,一个没有神,没有父亲的存在主义英雄。总的来说,萨特笔下的弗洛伊德,不仅是一个具有同情心和科学头脑的医生,而且是一个因为不肯承认有弑父心理而深感苦恼的人。同时,弗氏对奥地利的反犹思潮也显得忧心忡忡。在另一方面,弗氏被描绘成一个非常严厉的人,萨特说他有时有点象斯大林。在诊所里,他随时准备为采取最残忍的治疗方法进行辩护,而用最后的成功来证明其善意的初衷。他对那些维也纳的中产阶级死硬派进行报复,揭他们的丑,这一点似乎也表明了萨特本人对法国资产阶,级的仇恨心理。
  上述这些,当然在拍电影时都被删掉了,所以这个剧本就更值得一读。目前这个剧本已被译成英文,其中收入了萨特写的第一稿全文和第二稿的部分场景。全剧分三幕,每组镜头都无一例外地表现出弗洛伊德这位精神分析大师的自我创造,无疑,这也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对精神分析的改造。对于弗氏的精神分析疗法无论是喜欢还是嘲笑,从来还没有人象萨特这样把它写成一部具有丰富内涵的剧本。

评论:

  • 卫津榜 5小时前 :

    明白前面是渲染气氛呢,就是质感差了点,有点太故弄玄虚了,你看林奇如果搞这一套就肯定让人后背发凉,这还是导演疯批程度和艺术水准的差距。后面四次大分娩着实惊人,这个段落的不适感值得反复观摩。到底男人要啥?结论是要爱,女主一听就毫不震惊,当然了,除了这个还能要啥,男人终究是巨婴罢了。

  • 呼延绮烟 4小时前 :

    总体上非常不错,后半段cult场景也非常……别开生面,喜欢(。

  • 及俊风 0小时前 :

    本来今天发生的事情已经够让人震惊,再看到这部片子,妥妥的蝻片。

  • 允初 3小时前 :

    我的理解是,不管他们是什么职业什么性格,都是同根生,本质上是一样的

  • 卫镕宽 1小时前 :

    还有海报中这段“空谷回声”。

  • 扬尔白 7小时前 :

    邪典程度非常A24了 割手和男人生男人两个场景记忆犹新 但总体观影体验不算愉快 昏昏欲睡 不断倒带重看 可能是我的问题….

  • 卫文华 8小时前 :

    这部电影是一场死者对生者的成功PUA。女主角在整部电影中不断地回溯过去和自我省查,想要弄清自己是否应该对前夫的自杀承担道义上的责任。电影中出现的男性配角均有代表性。代表宗教的神父,责问女主角,在遭到家暴后是否给前夫道歉的机会。代表法律的警察,认为跟踪女主角的裸体男子不该被起诉。天真的孩子,对不愿陪自己玩耍的女主角口吐芬芳。平庸的房东,认为替女主角搬行李和付酒钱是自己的神圣义务。而跳楼自杀的前夫,则希望用自己的死来让女主角的良心受折磨。女主角在电影中的形象是较为中性的,利落的短发,毫不暴露的衣着,轮廓硬朗的五官,加上据人于千里之外的语气,但是这并没有屏蔽掉男人们对她的凝视和想象。在这个由男性主导的世界里,PUA无处不在,就像弥漫在风中的蒲公英种子,到处寻找生根发芽的土壤。

  • 接访烟 8小时前 :

    最后的one by one在未来应该会被经常提及了吧

  • 弦格 3小时前 :

    非常漂亮的摄影啊,一种沁人心脾的清爽!同时惊悚桥段又非常给力!感觉有了疯狂的设计却没有贯彻到底,无疾而终了!可惜!

  • 岚月 9小时前 :

    回热评里某条:没有人在逼你成为一个怪物,而是你本来就这个样子。无法接受被拒绝的事实,无法管理自己的暴力倾向,无法学会保持边界感,无法理解她人的恐惧,无法接纳自己自恋受损的自负心,于是开始harass、threaten、bully、用narcissistic rage以期挽回一段早就结束的关系,这是单方的妄想,而非双方的同意。片子都讲这么清楚了,居然还发现不了自己的行为举止有多toxic,那八成是心盲了🥶

  • 允驰 7小时前 :

    比较喜欢嘉兰之前的作品,但本片实在无法接受。它真的不像一部电影.....

  • 宰瑞云 3小时前 :

    节奏还不错,并没有拖沓的地方,只是转到那一堆形而上的镜头时,太乱了,完全是堆砌元素。不过总体氛围还是很不错的,将“男人”最恶心的特点:暴力、色情、自大、无理、油腻,通通呈现出来,一听就很可怕。

  • 前莹莹 5小时前 :

    最后男人套娃生娃真的十分怪诞和“cult”了,故事沉闷却奇异,以女性视角的幻想与现实结合去看待男人的世界,故事里的男人都影射于死去的丈夫,暗喻各种极端性格,男人生娃无需女人,也是女主一直的精神困扰,明明那么讨厌丈夫却走不出他死亡的阴影,从女主吃下“禁果”,仿佛暗示这一切是女主的罪有应得,而在观众视角,看待男人对女人的影响,就是女人离不开男人,男人能把一切施加给女人,可最后又仿佛暗示本就一体,让人觉得可悲,导演想表达的也许远不止这些,相比内核,我更喜欢该片的摄影和镜头,真有一种独特的美感

  • 匡丰雅 8小时前 :

    有点《逃出绝命镇》的感觉,一村的人仿佛都不太正常。

  • 初雯 7小时前 :

    看完这部电影再看男女两极分化的评论,就看得出男女并不是都能共情的,女性对这部电影的恐惧,被男性笑谈为无聊

  • 孛怜雪 2小时前 :

    拍得太棒了,这部“恐男”巅峰让纯爷们儿看了都赞叹不已!“男人没一个好东西”“男人就是女人的噩梦”,全片最讽刺的…还有那个口口声声支持女主要和她一起弄坏男人的闺蜜,是挺着大肚子的,拍案叫绝!

  • 宗政冷菱 5小时前 :

    我靠 其实本来都觉得无聊了,但后来开始套娃实在精彩。比钛那段还来劲。

  • 拓跋谷秋 3小时前 :

    在一个满是男人的世界里,男人都脱胎于男人,缺点都是那么的一致。前半段风景绝美,但带着一丝阴森,后半段邪典异常,满是惊悚。整部电影就3个女性,GIRLS HELP GIRLS.

  • 夹谷红旭 3小时前 :

    太言之无物了,以这样的概念拍成长片,片子本身展现的不就是男导演的自大么。强调男人摧毁女人的能力,也是一种对男人的赋权。猎奇角度而言,也并无想象中那么有创意,最后的套娃场景,用女性独有的器官和创生能力来隐喻(或许是)男人的代代相传是我不太能接受的。女主和朋友的关系表现得不错,对女主的聚焦也尚可,别的方面都不太喜欢。

  • 徭鸿煊 7小时前 :

    最后一段看得目瞪口呆,生理不适,更喜欢前半部分氛围的营造,极简的配乐和绝佳的摄影构建出了很强的沉浸感,没有jump scare,但任何一个小小的动静便足以让观众为之心颤,很高级的视听,但是剧情上还是老套的Garland,前半部分直白明了,到最后又是各种光怪陆离,不过比起《湮灭》这部的完成度明显更高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